微型大師【田中達也】-帶孩子認識世界的特展

在孩子們還3,4歲的時候,我帶著孩子去看音樂劇,在媽媽的美好想像裡,孩子和我一樣欣賞著優美的歌曲、讚嘆著演員的歌喉和演技,除此之外還能和孩子一起在看完劇後一起討論整場劇的設計及編排的概念是什麼!

但~!這一切在一進入劇院後,媽媽的美好想像瞬間崩塌!孩子跑來跑去坐不住,一直喊著好無聊,哥哥是聽力敏感的孩子,聽著聽著跟著音樂打起節拍,雙腳用力蹬著,發出蹦~!蹦~!蹦~!的聲音,媽媽整個無言以對,回去後不論是和任何親人或朋友聊起這件事,都只能得到這樣的回應………..
『他還小,以後就懂了~~~!』
『他又聽不懂,誰叫你要"ㄍ勞"』
『那個他聽不懂啦,你要先帶他們去看x虎的啦』等等……的建議或嘲諷。
但這些都是以個人經驗或聽說的方式傳遞,沒人告訴我為何孩子要經歷這些就會發展出我要的樣貌,
或為什麼他們是這樣的樣貌?
且我也很好奇從小都不看巧虎的我,為何我現在很愛去聽音樂劇?中間的差異是什麼?

但不論是教養專家,或各社群的媽媽經或親朋好友的建議,不外乎都是從個性,天賦或「養成X步驟」這種很容易在人生中出現了一個變因就改變的角度出發,我很難理解。

就如同之前有一篇《親子相處》起源~想改變與孩子相處的方式中寫到某個機緣中我找到了王麗芳老師,上了麗芳老師的平日課把這個一直留在腦海裡的提問問出,麗芳老師只淡淡地問孩子知道那裡是在做什麼嗎?你有帶他從鳥瞰圖的角度從高往下俯視看過全貌嗎?

哇!!!!我瞬間直通盲腸!!!麗芳老師不是只告訴我孩子不能這樣陪,而是說出我的盲點。

不但如此,麗芳老師還建議我帶孩子去看田中達也的特展,她告訴我每一個作品裡,孩子可以看到全貌,且加上語言給孩子,引導孩子看懂整個情境。

所以開始每一年只要有田中大師的特展我都會帶著孩子去看,並聽著孩子們敘述每一部作品,他們是如何解讀作品呈現的情境和組合的要件。

我的兩個孩子很不同,一個是看到物體的組成,告訴我這是用什麼物品做出來的作品,另一個孩子直接告訴我這作品在表達什麼情境,接下來才慢慢拆解是用什麼物品組合做成的。

微型大師【田中達也】-帶孩子認識世界的特展 @Stella Kuo幸福過日子

用視角的不同,更直觀的讓孩子感受到近景和遠景呈現出不同的觀感,孩子們在兩幅畫之間走來走去,嘰嘰喳喳的討論起來。

微型大師【田中達也】-帶孩子認識世界的特展 @Stella Kuo幸福過日子
微型大師【田中達也】-帶孩子認識世界的特展 @Stella Kuo幸福過日子

孩子原本是從俯視的角度去看這部作品,不太能理解為何要放一堆果汁杯,但請他們用平視的角度去看後,孩子驚訝地大喊好像在樹林裡,陪著孩子們從不同的視角看出不同的情境。

微型大師【田中達也】-帶孩子認識世界的特展 @Stella Kuo幸福過日子
微型大師【田中達也】-帶孩子認識世界的特展 @Stella Kuo幸福過日子

這幅組合作品對孩子來說更加有討論空間,陪著孩子完整的敘述看到的情境。

微型大師【田中達也】-帶孩子認識世界的特展 @Stella Kuo幸福過日子

我在旁聽著孩子們的討論,很難想像之前這兩個孩子,一位都不說話,一位只會用哭鬧的方式,現在可以邊看著圖邊說出自己的觀察。

微型大師【田中達也】-帶孩子認識世界的特展 @Stella Kuo幸福過日子

這次的特展有許多主題,其中讓孩子討論到停不下來的還有用相同的物品做情境的『置換』。

這次的特展只到4/6即將關展,還沒帶著孩子看展的要趕快把握時間。

這裡是我記錄下來與孩子相處的日常,之後不論孩子在哪裡,都可以從此部落格看到曾經與媽媽相處的點點滴滴。


延伸閱讀